今年3月,教育部正式宣布新增虚拟现实本科专业,同年1月,人社部发布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去年11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提倡学校使用VR、AR进行危险性、破坏性的实验。

  近几年VR教育发展非常迅速,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VR/AR教室、VR实验室,VR也已经从人才培养、学校/企业落地应用多方面推动。

  经过数年积累与沉淀,VR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5G是否带来强力的助推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看下VR教育的应用落地情况、市场变化,以及5G带来的影响。

  VR教育的价值在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并辅助教师高校授课。除此之外,VR还能在企业培训中发挥作用,包括医疗、建筑、零售、体育、客户支持等方面。

  目前中国的教育市场极为庞大,报告指出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6年,中国已有逾18.9万所小学,7.7万所中学和3600所高等院校,招生总规模已达2.25亿人,对利用新技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有着强烈诉求。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智慧教室建设,有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加持,课堂教学场景将会更加逼真、生动。比如说为学生讲解宇宙中八大行星之间的位置关系,每个学生通过手上的iPad,看到太阳系的模拟场景。

  iPad里面有相应的朗读,可以跟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去调整学习的顺序和时长。还可以去移动这个太阳系,从一个星球跑到另外一个星球,自己任意去指定到某一个星球上去,完成在不同星球之间切换。

  数字化实验室在中小学校里逐渐替代传统实验室,为多学科的智慧课堂提供智能装备。利用VR/AR设备,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下模拟物理、生物、化学不同环境做实验,进行现实中难以重复的、具有危险性的、器材损耗高的、现实中无法模拟的,肉眼难以观察的多种实验。

  而政府在教育信息化也在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意味着到2020年,所有人都能在信息化环境下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各级学校都将提供宽带上网支持。同时政府还鼓励教育机构建设“大规模开放在线(MOOC)”促进远程学习。

  目前VR教育内容制作成本很高,而创建的内容也很难标准化。除内容制作外,内容的保护也是一个挑战。目前教育部门采用云分发的方式来保护版权。

  在硬件方面,由于预算和资金来源有限,学校无力承担高端头显的费用,而低端的硬件的质量和体验都是瓶颈。对于用户来说,目前VR头显还存在多重痛点,包括头晕、设备发热耗电、高端头显配置麻烦以及线缆问题。

  而在当前教育领域和企业培训领域中,45人以上的用户同时连接、下载VR内容会对网络产生很大压力。

  VR教育和培训市场正在成长且前景广阔,运营商应认真考虑如何参与并支持市场的发展。在未来几年,中国和国外政府及其他机构将继续加大这一市场上的资金投入。

  运营商可以帮助克服如今VR教育市场面临的一些瓶颈和挑战。如在硬件分销上发挥作用,而Clound VR内容分发可以降低设备成本,有助于市场发展。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和其他资产,运营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并促进市场发展:

  为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网络连接,可以通过改进固网基础设施和部署WAN(特别是5G)来提高整体带宽,这对大数据量的VR应用至关重要。在局域网层面,可以将可靠性更高的WiFi基础设施部署到建筑物中,方便在VR教学时为全班学生同时建立一对多的连接。

  构建内容服务平台,帮助内容提供商获取更多的用户。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购买受版权保护的高质量应用,同时促进VR教育内容发展。

  在网络边缘投入云计算和CDN,确保内容高效分发和传输。

  目前VR教育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呈现了良好的增长情况,未来几年来自中国和海外的政府及机构还将会继续对这个市场进行投入。目前国内的教育市场规模庞大,对利用新技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有着强烈诉求。在应用场景上,VR教育可用于稀有、抽象场景的基础教育以及高成本、高风险的技能培训,前景非常广阔。

  而运营商的进入将能联合VR教育合作伙伴一同建立稳固的互惠组合,在终端普及、内容分发、基础网络等环节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共赢。

  国家层面,工信部成立了虚拟现实产业联盟(IVRA)以孵育生态系统,而地方级政府如深圳政府设立的中国VR研究所,贵州省政府设立的北斗湾VR小镇等都投入资金和资源来推动VR教育与培训的发展。

  教育部去年印发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而2020年即将迅速推进的5G技术也为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更好的技术传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