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开幕,阵容盛大,共有2312家参展商、2.1万名海外采购商、50个海外参展国家和地区、66家分会场。诸多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让人大饱眼福。其中, VR技术也成为重点展示的领域之一。

业内表示,VR用户正从分散的个人转向企业,行业应用渐成主流。此外,在VR硬件日趋成熟的背景下,资本逐渐转向内容,内容的输出量也由此增加,加上文旅产业的利好政策,VR行业正步入春天。

VR行业正在回暖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本届文博会一如既往的精彩纷呈,并释放了更多创新的活力因子。

此次文博会上,VR也成为重点展示的领域之一。作为近年非常火爆的技术,VR备受关注并吸引了大批创业者涌入,资本也竞相进入,2016年被业内视为“VR元年”。

不过,自2016年下半年起,随着VR领域变得拥挤,用户体验和口碑上不去,投资热潮逐渐消退;2017年,VR行业更是进入寒冬,面临行业洗牌。2017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沁平在北京 “新浪潮,新活力”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峰会上表示,内容质量较低、多样性较差、相关人才数量不足等因素制约了VR产业的发展,VR要发展需要持续的关键技术突破、各类人才支撑和不衰的市场需求拉动。

虽然投资热潮减退,但得益于应用场景被看好,资本仍在陆续进驻。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VR行业开始回暖,出货量增加。

市场研究公司IDC的一份报告称,2018年前两个季度VR出货量遭遇了30%的下滑,但是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复苏,全球第三季度出货量接近190万台。IDC也预计,未来5年,行业出货量将保持高增速,2022年全球VR和AR设备出货量将达到6590万台。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VR越来越普及:购房购车时,销售人员出示的可能不是简单的图片,而是VR了;买了新房的人,装修公司可能通过VR展示创意设计图;商场里,大型VR游戏机前常常是人潮涌动,儿童争先恐后地体验精彩的节目。

国金证券此前分析,经过3年的发展,VR产品逐渐被市场接受,较低的价格和内容的增加引起用户再次关注。2019年以后,预计行业高增长态势将继续保持。

内容为王,政策为推手

“VR用户正在经历从个人到企业的演变。以前是个人式的应用比较多,现在则大量应用于教育、医疗、军工等领域。”

内容的增加也是VR行业回暖的一个重要推手。以前VR内容少,更多的是国外的,但是最近一两年来,国内也涌现出一些内容做得非常棒的企业,无论是品质感,还是故事性和游戏性,都大大增强,甚至出现了不亚于国外的VR游戏。

内容被业界视为驱动整个VR产业的核心。在VR硬件日趋成熟的背景下,VR内容匮乏的问题亟待解决。从资本动向来看,投资热潮已经从VR头戴式显示设备转向内容。

政策的春风也推动了VR产业驶入快车道。2018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随后,多个省市地区就文旅产业的发展给出了相关的指导意见以及配套措施。

这对VR产业的推动不言而喻。近年来,文旅项目的发展思路正从景区开发转变到全域旅游,关注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全方位的旅游感受和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VR与旅游的结合应运而生。VR文化旅游的深度应用颠覆了传统的文旅体验方式,同时VR也可以借助文旅产业的爆发,获得新的突破。

以前是以纯粹的娱乐为主,但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VR+文旅休闲成为市场的一个爆发点,VR+文旅也因此成为一个业务重点。

 

VR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导入IP。无论是特色小镇还是旅游景区,又或者是城市营销,都需要一个吸引游客和市民的IP形象。而IP形象的展示方式通常是绘本和动画片等,但是VR影片和体验游戏是IP的另外一种载体和传播方式,更加直观生动和富有感染力。”